今年,静乐以服务之“优”促发展之“进”,将以十大举措促进经营主体发展,全力优化营商环境。
一是进一步强化“说到做到”工作作风,持续深化改革探索,激发经营主体的内深动力和创新活力,以更优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。
二是探索“12345”+营商环境“联动机制”,提供7×24小时全天侯政务服务,涵盖咨询、解答、举报等。构建“接、转、办、访、析”闭环管理机制,全量受理企业诉求,快速响应、高效办理并主动反馈。
三是建设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中枢,在大数据支撑下,对“一件事”进行流程再造,实现“多表合一”“一次提交”“一网申请”,让群众办事更加高效。
四是拓展“六个通办模式”,继续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持续推进服务事项跨部门协同办理、关联事项集中办理、容缺事项承诺办理、异地事项跨域办理、政策服务精准办理,推进“全县通办”事项向“省内通办”“跨省通办”扩展升级。紧盯企业所需,统筹人员、平台优势,建立政企沟通、企呼我应的“企业之家”品牌,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。持续开展纵深推进多渠道帮办代办服务模式,提供“管家式”全流程服务,打造静乐“店小二”升级版。提升“一刻钟政务服务圈”质效,把最好的资源留给群众、用优质的服务惠及百姓,打造更多“家门口”政务服务幸福圈,推动基层政务服务事项“网上办”“就近办”“免证办”,健全区域15分钟、乡村辐射10公里的政务服务圈。
五是全面加强政务服务中心数字化建设,从技术、平台和服务三个视角出发,探索运用智能化手段,通过业务流程优化、服务资源整合和服务模式创新,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、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升级,从粗放式建设向智能化运营转型,提供高效、便捷、智能、暖心的全链条数字化办事体验,真正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”。
六是加速热线服务响应,提升“速度”。做到“接诉即办、未诉先办、限时办结”。与此同时,增强热线服务温情,提升温度。首先建立长效机制,将市民满意度提升作为政务热线工作的长期目标之一,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,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,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。同时强化服务意识,通过培训和教育,提升热线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,确保他们在处理市民诉求时能够展现出真诚、耐心的态度,主动了解市民需求,积极为市民提供解决方案,同时注重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,及时反馈处理结果,让市民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重视。
七是深化热线服务内涵,提升“深度”。深化服务内涵,提升服务深度,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,积极探索多样性服务、拓展服务渠道,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。
八是更大力度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深化“一枚印章管审批”改革,拓展无差别受理,“综合窗口”改革,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。
九是进一步提升政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,深化数据赋能应用场景创新,提升政府履职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,并筑牢数字政府建设的安全防线。通过数字化转型,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和管理效能。
十是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体系,构建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,完善平台数据共享规则标准,持续优化平台服务效能,并探索构建协同监管工作机制,进一步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更加透明、高效、规范的环境,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撑,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李永珍
[责任编辑 陈畅 见习编辑 张峰瑞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