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城市民近日在春花下游玩打卡
悄然间,春风又绿江南岸。柳树的新绿仿佛就在一夜间冒上了枝头,路旁的迎春花也探出脑袋俏皮地张望着来往的行人,一场与春天的约会缓缓拉开帷幕,群芳斗艳的场景正在春和景明中上演。随之,以花为载体催生的经济也在搅动着消费市场这一池春水。
春花绽放 小众景点成新宠
“这个手抬高点可能会好些。”
“你再稍微靠左一点。”
“眼睛不要看镜头,看你手中的花就行。”
……
晋中市太谷区的赵同学与何同学是正在山西农业大学读大三的学生,平日里课业繁忙,难得二人今天比较清闲可以享受一下春光。
除了沉浸在这美好的春日中,赵同学同样对拍照有着较高的要求,每到一处总希望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。近日,网上很火的春日氛围感和花拍照的姿势甚是吸引赵同学,一直想着自己也能够拍几张作纪念。然而,很多热门景点往往呈现“人从众”的景象,扎堆游玩体验感较差,而且拍照时画面也显得杂乱。
为此,二人并未想过选择人流量较大的景点,而是就在自己学校的花海里感受春日的美好,作为一所农业大学,校内各式各样的花可谓不在少数,哪怕不出校园,满园的春色也足以让人沉醉。
与赵同学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,尤其当代年轻人,热衷“出片”,小众景点反而成为了新宠,赢得大家的青睐。既能够与春天撞个满怀,又可以与同伴静下心来沉浸式体验春的美妙。
文旅融合 撬动经济新活力
“赏花+非遗”“赏花+民俗”“赏花+汉服”……总之,各地为破解“千花一面”之困局,纷纷使尽浑身解数,通过科技助力、文化赋能、产业融合等方式,努力将“赏花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让“赏花经济”“常开不败”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杏花村由杏花而得名,又因汾酒而闻名。
汾阳正是借助“杏花”与“汾酒”二者的结合,每年3月,在杏花盛开之际,举行汾酒杏花节,将慕名而来的游客汇聚在一起,共享春日盛宴。
3月28日,以“花间一壶酒,醉美杏花村”为主题的第八届汾酒杏花节在汾阳杏花村如约而至。
此次活动也更重视年轻化的视角表达,一步一景、一步一剧打造多重感官的沉浸式文旅体验。
“今天正好周末,带家人来赏杏花,同时体验一下咱们的酒文化。”段鹏一早就开车带着一家老小从太原来到这里,“家里老人对传统文化更感兴趣,刚刚还在那边亲手体验了点茶和拓印。”段先生指着一旁的打卡点。
“我喜欢兰陵王还有孙悟空,很帅!”小朋友见状表达着自己的喜悦,描述着方才见到Coser表演的场景。
这些沉浸式体验项目,将传统赏花活动升级为文化的嘉年华,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游客,也为当地的经济注入新活力。
以花为媒 乡村振兴添动力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赏花经济这一根植于农业而掀起的热潮正是这一论断最生动的诠释。
连翘,一朵朵金色的花蕊,花开是景,叶出为茶,结果成药,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。
近日,临汾翼城县的连翘次第绽放,漫山美景令人心醉。然而,最让人欣慰的不仅是景色的宜人,更重要的是在扮靓山村的同时,更“翘”动了群众增收的好“钱”景。
目前,翼城县连翘种植规模已达70余万亩,年产量400万公斤,综合产值近2亿元。
无独有偶,晋城高平市原村乡上董峰村种植的300多亩连翘进入盛花期,如今每亩连翘产值在6000元以上,产值可达200万元。
此外,运城市垣曲县英言村1800亩的连翘基地,亩均收入4000多元,成为当地特色产业。
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,为把小连翘打造成大产业,为乡村振兴添动力,当地都在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,以花为媒助力村民增收致富。
而连翘又仅仅只是众多鲜花中的一种,只要善于开发与挖掘,小小的花朵总能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力量。( 见习记者 高皓月 文/图)
【责任编辑 陈畅 实习生 翟培辰】